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:
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,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,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w66利来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。
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,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,用热情、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。
同舟共济,共克时艰,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!
苏州博物馆
2020年2月7日
【明】陈洪绶、胡华鬟 《山水梅花合册》(节选)
【明末清初】王翚《仿范宽山水轴》
【明】陆治《唐人诗意山水册》
【明末清初】王原祁 《仿梅道人秋山图轴》
【清】奚冈 《陂塘秋水图轴》
【清】李鱓、陈撰等《花果扇贡》(六人合作)
【明】文嘉《垂虹亭图卷》
【清】张庚《仿北苑夏山图轴》
【明末清初】王原祁《仿大痴山水轴》
【明末清初】程遂《为烟翁作山水轴》
【明末清初】王原祁 《仿大痴富春大岭图轴》
【明】唐寅《农训图轴》
【明】文徵明 《三绝图卷》
【明】沈周《花鸟册》
【明】沈周《岸波图卷》
© 2010-2022 苏州博物馆 利来app下载的版权所有
明
内纵21厘米、横19.9厘米
外纵29.7厘米、横47.8厘米
陈洪绶(1598 - 1652 年),字章侯,号老莲,浙江诸暨人。书法遒逸,善山水、花鸟、草虫,尤工人物,与崔子忠齐名,号“南陈北崔”。
胡华鬟,陈洪绶妾侍,学画于陈。
此册共八开,陈洪绶绘四开,姬人胡华鬟绘四开。
明末清初
内纵 33.1 厘米 横 39.3 厘米
外纵 220 厘米 横61 厘米
王翚(1632 - 1717年),字石谷,号鸟目山人、耕烟散人,江苏常熟人。王时敏、王鉴弟子。善画山水,曾奉召主绘《南巡图》而颇受康熙帝赏识。其弟子有杨晋、顾昉、蔡嘉、上睿等,世称“虞山派”。
明
内纵27.6厘米、横26.3厘米
外纵32.5厘米、横62.8厘米
陆治(1496-1576年),字叔平,号包山子,江苏苏州人,居太湖包山。曾从祝允明、文徵明学习书画。山水用焦墨皴擦,风骨崚削。花鸟工笔、写意俱有生趣,点笔秀丽,敷色精妍,与陈淳、周之冕同为明代中后期花鸟三大家。有《包山遗稿》传世。
此册凡十二开,每开以唐人诗一联命题作画,或山水,或人物,或禽鸟,又能秋夏春冬,随意置景。用笔苍健,用色明润,能不拘滞于师法,不纵谑于胸意,取舍中个性自见,是陆氏六十一岁时的杰作。
明末清初
内纵87.6厘米 横58.5厘米
外纵 245 厘米 横83 厘米
王原祁(1642-1715 年),字茂京,号麓台,又号石师道人,江苏太仓人。王时敏之孙。康熙九年(1670 年)进士,供奉内廷,官至户部侍郎,人称王司农。登第后,专心学画。善画山水,宗法黄公望,用笔沉着,功力浑厚。亦工诗文,精鉴古今名画。与王时敏并称为“娄东派”,为清初六大家之一。著有《雨窗漫笔》《扫花庵题跋》。
清
内纵138.8厘米 横69厘米
外纵255厘米 横99 厘米
奚冈(1746 - 1803 年),字铁生,号蒙泉外史、鹤渚生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工诗书,精篆刻,善画山水、花卉。作品有《岩居秋爽图轴》等。
清
内高 19.3 厘米 长56.8厘米
外纵 62.5 厘米 横 60.5 厘米
李鱓(1686 - 1757 年),字宗扬,号复堂,又号懊道人,江苏兴化人。康熙五十年(1711年)举人,曾任山东滕县知县。学画于蒋廷锡、高其佩,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
陈撰(1678 - 1758年),字楞山,号玉几、玉几山人,浙江鄞县人,居钱塘,以书画游江淮间,遂流离扬州。初主銮江项氏,项氏中落,又馆于筱园主人程梦星,晚年江都江鹤亭延之入康山草堂,直至终岁,是“扬州八怪”中唯一不以卖画为生的画家。著有《绣绞集》、《玉几山房诗集》,并辑有《玉几山房画外集》。
明
内纵31.8厘米、横106.5厘米
文嘉(1501-1583年),字休承,号文水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文徵明次子。继承家学,工小楷,善画山水,笔法清脆,颇近倪瓒,着色山水,具幽淡之致,间仿王蒙皴染,亦颇秀润,兼作花卉。精于鉴别古书画。
此卷画吴江八景之垂虹亭桥景色。长桥横亘,水天寥廓,云山烟树,风帆沙鸟,意境之悠,令人神往。构图平远,笔法简练疏秀。作于嘉靖二十年(1541年),文嘉时年四十一岁。
清
内纵 78.5厘米 横87厘米
外纵 270 厘米 横106厘米
张庚(1685 - 1760年)、原名焘,字博三、长庚,改名字后字公之千,号浦山,自号瓜田逸史,晚号弥伽居士,又称白苎村桑者,浙江嘉兴人。张庚最大的成就在于画论和画史研究,其《浦山论画》强调绘画要讲求气韵、笔墨情趣,重抒情,对后人绘画创作甚有影响。
明末清初
内纵 78.5 厘米 横39.2 厘米
外纵 210厘米 横69 厘米
王原祁(1642-1715年),字茂京,号麓台,又号石师道人,江苏太仓人。王时敏之孙。康熙九年(1670年)进士,供奉内廷,官至户部侍郎,人称王司农。登第后,专心学晒。善画山水,宗法黄公望,用笔沉着,功力浑厚。亦工诗文,精鉴古今名画。与王时敏并称为“娄东派”,为清初六大家之一。著有《雨窗漫笔》《扫花庵题跋》。
明末清初
内纵 29.3厘米 横41.2 厘米
外纵 200 厘米 横64厘米
程遂(1607 - 1692年),字穆倩,号青溪,又号垢道人。工诗文,精篆刻,山水师法宋代巨然,用笔枯瘦,自成一派。作品有《群峰图轴》、《山水册》等。
明末清初
内纵 118.4 厘米 横55.8厘米
外纵 260厘米 横 85 厘米
王原祁(1642-1715年),字茂京,号麓台,又号石师道人,江苏太仓人。王时敏之孙。康熙九年(1670年)进士,奉内廷,官至户部侍郎,人称王司农。登第后,专心学画。善画山水,宗法黄公望!用笔沉着,功力浑厚。亦工诗文,精鉴古今名回。与王时敏并称为“娄东派”,为清初六大家之一。著有《雨窗漫笔》《扫花庵晒跋》。
明
内纵113.4厘米、横61厘米
外纵260厘米、横91厘米
唐寅(1470-1523年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别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弘治十一年(1498年)应天府乡试第一,翌年因受科场案牵连,不入仕途。自称“江南第一风流才子”。工书画诗文。画长于山水,兼精人物,初师事沈周,上承李成、李唐以及赵孟頫、王蒙诸家,而自出新意,在明四家中声名尤著。
此轴为其中年妙笔,画近水远山,描绘穰禾阡陌,亭台楼榭,云雾氤氲的江南乡居的情景,融南北画风为一体,潇洒清逸。其中人物或垂钓,或会棋,或课读,亦有舟行、携琴而来者,皆形象生动。题诗一绝,亦切中时弊。
明
内纵911.8厘米、横30.5厘米
外纵156.3厘米、横30.5厘米
文徵明(1470-1559年),初名壁,字徵明,后改字徵仲,号衡山居士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曾任翰林院待诏。习诗文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画则师从沈周。工书法,尤精绘画,与沈周齐名,画史并尊为吴派宗师,为明四家之一。
明
内纵30.3厘米、横52.4厘米
外纵74厘米、横59.2厘米
沈周(1427-1509年),字启南,号石田,晚号白石翁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少承家学,其山水画受“元四家”中黄公望、吴镇的影响最大,晚年专攻吴镇,形成苍老、雄健和用墨圆润的特点。其画有粗笔和细笔两种,名之为“粗沈”和“细沈”。同时亦擅画水墨花鸟和杂画。他在当时已享有盛名,据说其画“片缘朝出,午已有副本”。
明
内纵30.1厘米、横160.9厘米
沈周(1427-1509年),字启南,号石田,晚号白石翁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少承家学,其山水画受“元四家”中黄公望、吴镇的影响最大,晚年专攻吴镇,形成苍老、雄健和用墨圆润的特点。其画有粗笔和细笔两种,名之为“粗沈”和“细沈”。同时亦擅画水墨花鸟和杂画。他在当时已享有盛名,据说其画“片缘朝出,午已有副本”。